野史百科-专注历史的百站网站

热门搜索: 后宫 杨贵妃 蒋介石

论功行赏的成语故事是怎样的?典故是怎样的?

位置:首页  »  国学百科  »  论功行赏的成语故事是怎样的?典故是怎样的?
日期:2023-04-03 21:20热度:加载中...

论功行赏的成语故事是怎样的?典故是怎样的?

说起“论功行赏”这个成语相信很多小伙伴都知道了,这是我们经常在生活当中都会用到的成语。在我们的工作中疆场会根据每个人不同的工作量以及工作成功来进行“论功行赏”。那么关于这个成语的故事和典故是怎样的呢?现在小编就来给大家讲讲吧。

论功行赏的成语故事是怎样的?典故是怎样的?

论功行赏出处《史记·萧相国世家》,释义 “论功行赏”又“论功行封”表示评按功劳的大小,给予封 赏。汉五年,既灭项羽,定天下。论功行封。

故事是在刘邦消灭项羽后,平定天下,当上了皇帝,史称 汉高祖。接着,要对功臣们评定功绩的大小,给予封赏。 刘邦认为,萧何的功劳最大,要封他为赞侯,给予的封户 也最多。群臣们对此不满,都说:“平阳侯曹参身受七十处创伤,攻城 夺地,功劳最多,应该排在第一位。”

论功行赏的成语故事是怎样的?典故是怎样的?

这时,关内侯鄂千秋把刘邦要讲而未讲的话讲了出来: “众位大臣的主张是不对时。曹参虽然有转战各处、夺取地盘的 功劳,但这是一时的事情。大王与楚军相持五年,常常失掉军队,只 身逃走也有好几次。然而,萧何常派遣军队补充前线。这些都不是大 王下令让他做的。汉军与楚军在荥阳时对垒数年,军中没有口粮,萧 何又用车船运来粮食。

论功行赏的成语故事是怎样的?典故是怎样的?

如今即使没有上百个曹参,对汉室也不会有 损失,怎么能让一时的功劳凌驾在万世的功勋之上呢?应该是萧何 排在第一位,曹参居第二位。” 刘邦肯定了鄂千秋的话,于是确定萧何为第一位,特许地带剑 穿鞋上殿,上朝时可以不按礼仪小步快走。

【相关文章】

刘邦论功行赏,为什么萧何第一曹参第二

刘邦论功行赏时候的排名?为什么张良只排在六十二?

论功行赏的成语故事是怎样的?典故是怎样的?

刘备成为益州之主后论功行赏,给谁的待遇最高?

刘备登基论功行赏 张良为什么拒绝刘邦的封侯

标签:论功行赏  成语  故事  中国文化  
THE END

本文地址:http://www.yesbaike.com/view/117322.html

声明:本文信息为网友自行发布旨在分享与大家阅读学习,文中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站无关,如对文中内容有异议请联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