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史百科-专注历史的百站网站

热门搜索: 后宫 杨贵妃 蒋介石

武则天首开武举科考,都比试些什么呢?

位置:首页  »  帝王野史  »  武则天首开武举科考,都比试些什么呢?
日期:2023-03-31 16:44热度:加载中...

武则天首开武举科考,都比试些什么呢?

  我国自从隋朝时期开始出现科举制度,唐承隋制,并把科举制度进一步完善起来。但是,刚开始的科举制度只是文举,也就是只有秀才书生们进行文科考试,并无武士们进行比武的武举考试。

  唐代武则天时,这位女皇帝为了选拔册封武将,培养自己的势力,首开武举。其后,武举便作为科举制度中的一项制度为历朝历代所延续了下来。

  只不过武举时断时续 ,且不同的朝代侧重点也不同,但考试的形式基本相似,也会参加乡试、院试、殿试,最终产生武状元。

武则天首开武举科考,都比试些什么呢?

  武科考试的内容主要包括:骑马、射箭、马枪、负重等技术。

  射箭这一科目上,要求非常高,射出的箭要远要准,并且还规定在马背上能射中一百米以外的物品。

  负重这一科目上,必须要能举起规定重量的物品,并把这个物品安稳地放到指定的位置上。

  此外,参加武科考试的考生身高要在六尺以上,并且对外貌也作了要求,即“躯干雄伟,可以为将帅者”。这些规定自然是有针对性地为了选拔优秀的军事人才而设立的。

  唐代开创的武科也发挥了重要作用,那位平定“安史之乱”的大将军郭子仪便是武科出身,他参加武科,以“异等”的成绩补任左卫长上(从九品下),步入仕途,开始了他戎马一生的军事生涯。

武则天首开武举科考,都比试些什么呢?

  宋太祖赵匡胤建立宋朝后,定下了“以文立国”的国策,武科除了考武力外,还要“副之策略”,这样一来,并不是只有蛮横之力的壮汉就可以中举,还要有一定的军事谋略才行。

  宋仁宗时期,由于北有契丹辽朝,西有党项西夏王朝的虎视眈眈,宋仁宗对武举也颇为重视,他甚至亲自对参加武举的考生进行考核,首先他会考核武举人的骑术,然后是射术,只有这两个科目通过以后,才能进入下一个科目的比试。

  宋代武举总体上是以武艺为主,以兵法、布局策略的文化考试为辅。

  元代时的科举制度兴废不常,也就没有武举制度。

  到了明代,武举考试又有了明显的变化,武举以考察谋略的笔试为主,而以武艺为辅了。并且也是先进行谋略考试,如果不及格,就直接淘汰,武艺再高也没有表现的机会了。

  清朝时期,由于满族以武力夺取天下,因而统治者尚武,不仅要求他们的皇子皇孙们经常练习骑术、射箭,还把武举的武艺考试放在了前面,首先考骑射、力气、武艺等,合格者再参加笔试。

  历史上的武举一共进行了大约500次左右。宋神宗时,开始设立武状元,历史上有案可察的武状元有282名。

  总体而言,相比文举,武举其实一直是受到歧视的,一是因为历朝的武举制度时而设置,时而废弃,取士人数远远少于文举;二是因为武人即使考中武举后,也只是授予出身,并不是像文举那样高中后直接授予官职。

  因此,在历史中,那些武举人的地位也远远低于文举人,以至于一些武举人考中后还要再进行文举考试,以期顺利进入仕途。

  我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即中文状元又中武状元的人是唐代的郑冠,他于唐穆宗长庆三年(823年)中文科状元,又于唐文宗大和二年(828年),在“军谋弘远,堪任将帅”(唐代考试科目之一)登顶武状元。

  免责声明:www.yesbaike.com只负责收集整本,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相关文章】

神龙政变前武则天真的想传位给李显吗

武则天和李治的孩子是太子李弘吗?李弘死因之谜

贺兰敏之和武则天的母亲通奸:贺兰敏之结局怎样

武则天因男宠被逼退位?男宠张易之张昌宗怎么死的

李世民碰过武则天吗 历史上又是怎么记载的

标签:武则天  唐朝  
THE END

本文地址:http://www.yesbaike.com/view/76727.html

声明:本文信息为网友自行发布旨在分享与大家阅读学习,文中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站无关,如对文中内容有异议请联系处理。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