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史百科-专注历史的百站网站

热门搜索: 后宫 杨贵妃 蒋介石

古代人出远门是怎么避免迷路的

位置:首页  »  野史解密  »  古代人出远门是怎么避免迷路的
日期:2023-03-28 15:00热度:加载中...

古代人出远门是怎么避免迷路的

说到现在很多人出远门,离开自己熟悉的地方都是需要导航来指引的,毕竟陌生的地方都不知道哪是哪。所以有导航就不会迷路。但是在古代并没有导航这个东西,而且古代也没有什么明确的地标,指示牌什么的。那古人出远门都是怎么避免迷路的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古代人出远门是怎么避免迷路的

1、通过指南针和地图配合

一般贵族出门或行军打仗,基本上都配有指南针和简易地图,两相对照,基本上可以解决迷路的尴尬。在没有指南针的时期,一般都通过太阳的方位辨别方向。

2、通过人的记忆

普通老百姓一般凭自己的记忆防止迷路,他们一般很少出远门,一是因为没有必要,二是因为朝廷管制。

“鸡犬相闻、却老死不相往来。”说的就是古代人基本上不怎么出门的状态。

他们可以自给自足,出远门没有必要,而且出远门风险大。所以,都是在附近转悠,比如说狩猎,捕鱼之类的。这样的短途基本上凭记忆就可以防止迷路了。

古代人出远门是怎么避免迷路的

当然,由于古代的生产力和科学技术限制,他们没有办法用先进材料与技术来建设并管理这种高速公路。因此需要有专门的人员来进行维护并且为来往的官员提供包括饮食,住宿,替换马匹以及指路等服务。因此汉朝将驿站制度更加的规范完善,五里设邮,十里设亭,三十里设驿或传,据《汉书.百官公卿表》载,西汉时全国共有亭29635个。

而汉朝一里按照我们现在的标准有415.8米,所以按照我们现在的标准只要走两公里多就可以看到一处为官员服务的“高速公路服务站”。在这样的情况下,只要走在官道上是很难迷路的。

古代人出远门是怎么避免迷路的

3、通过马认路或向人问询

古时候有“老马识途”之说,也就是马对方向的记忆是很好的,这种方法是靠谱的。

再有就是向别人问路了,找个当地的客栈、酒馆或是居民问一下,一般也可以解决问题。

【相关文章】

古代人过重阳节有哪些习俗?

没有纸张的年代 古代人用什么擦屁屁?

揭秘:古代人为啥会如此热衷于兄妹间通婚?

古代人踏入青楼坐下就开始了最低消费 古人去一次需要花多少钱

都理解错了!吾乃常山赵子龙,原来是这个意思,为什么古代人要有名有字?

标签:古代  历史  古人  
THE END

本文地址:http://www.yesbaike.com/view/16606.html

声明:本文信息为网友自行发布旨在分享与大家阅读学习,文中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站无关,如对文中内容有异议请联系处理。

热点阅读